移动版 成语典故 古文名著 古诗文大全 传统文化 说说文字,专业原创精品说说!
专业原创精品说说!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成语典故

成语“风吹雨打”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发布时间:2020-10-21   类别:成语典故     阅读量:126次

  【风吹雨打的出处】

  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唐·白居易《微之宅残牡丹》:“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

  释义: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风吹雨打的故事】

  杜甫在长安过了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潼关失守,四十五岁的杜甫去投奔肃宗皇帝,半路被抓,半年后逃出,在彭原郡见到肃宗,被封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三年后,关中大饥荒,杜甫的孩子被饿死了好几个,生活难以维持,只好弃官逃难到成都,在朋友帮助下盖起了草屋,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

  有一次,杜甫在江边散步,忽然闻到阵阵馨香,原来是江边的楸树零零星星已经开花了。杜甫叹道:“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不久朋友死了,蜀中战乱不止,杜甫又开始了四处漂流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朝,杜甫


欢迎分享转载 → https://www.t259.net/guoxue/chengyu/138969.html

相关栏目

  • 点文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