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情怀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四篇

更新时间:2024-04-23 15:02:36 发布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Measure是一个发音为Cu-ograve的汉语单词shī,指针对特定情况所采取的治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为民情怀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为民情怀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教育问题,不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也不是可管可不管的细节问题,而是关系着领导干部抱有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持怎样的根本宗旨,选择怎样的方向道路的根本性、原则性的大问题,它直接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德者,国家之基也。”医有医德、师有师德、艺有艺德,行业有行业道德、社会有社会公德,当官也应有官德。官德、政德是做人和报国的必备素质,官德乃官之魂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即“官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党风,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很有必要坚持不懈地增强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形象,慎权节欲,执政为民,掌权为民,用权为民。

 

  1.认识不清。在调研中发现,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地位、作用、重要性缺乏认识,普遍地存在四种思想误区:一是“模糊论”,即认为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软任务、软指标,不必那么认真,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纪,就根本不在乎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问题;二是“淡化论”,即认为现在考察干部主要看实绩,谁的成绩多、政绩大,可以一美遮百丑,至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重要,逐渐淡化;三是“过时论”,认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来说,考察干部主要是看其发展经济的本事和能耐,只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做法,早就过时了;四是“代替论”,即主张以实绩考核代替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考察,以能否取得经济效益代替思想道德情况分析,更有甚者,把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视为过去“左”的做法。

  2.摆位不正。忘记了“我是谁”,由人民公仆错位为社会主人。有的官气十足,习惯做“父母官”;有的以“主人”自居,长官意识浓厚,乐于被称老板、当老大。混淆了“为了谁”,缺乏对权力、岗位的敬畏,言行“雷人”,为所欲为。

  3.从业不力。有的从业不作为,有的乱作为,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装点门面。急功近利,弄虚假政绩追名逐利。哗众取宠,虚报浮夸。

  4.作风不实。对党不忠诚,做裸官,留后路。热衷“关系”,经营“圈子”,搞人身依附,缺乏人格感染。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家长制习气严重。做事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不敢率真担当。

  5.操守不廉。有的丧失信仰,丢失理想,迷失自我。丧失文化,情趣低下,追求低俗。丧失道德,贪图享乐,花天酒地,行为放纵。丧失纪律,徇私枉法,腐化堕落,胡作非为。

  以上种种表现,严重侵蚀和损害了领导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光辉形像,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在不断地突破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底线。究其原因:

  一是特权思想作祟。有的领导干部忘掉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模糊了国家主人与人民公仆的位置界定。“官本位”的封建残余思想作怪,公仆意识严重错位,公仆形象严重颠覆。执政为民的理念严重缺失,强调了“我”如何怎样?忽略了“我们”是谁为啥?注重了“为官”如何怎样?忽略了“做人”本该如何?

  二是理想信念缺失。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有的领导干部出现信仰迷失,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移。有的淡忘了共产党员身份,忘记了入党誓言,淡化了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纯洁性要求,思想上放松了要求。有的缺乏道德修养,人格不健全,道德上出现了滑坡。

  三是纪律观念淡薄。淡化法律,漠视纪律,对自己犯自由主义,既不能廉洁自律,又不愿接受监督,行为上失去了约束。有的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不平衡观念、人情难却观念、侥幸观念滋生,存在部门和单位本位主义。有的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得的工具,心理失稳,“找补”心理严重。

  四是工作指导偏差。政绩观方面有误区,在工作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缺乏正确的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重“显绩”轻基础,热衷于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1.加强对领导干部为官之德教育。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虽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确是超越法律底线的对人的言行品质具有更高要求的社会规范。作为党的干部,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注重在平时工作中,就要在思想认识中自己的“官德”,树立为政为官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为公不为私,为民不为已。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带头遵纪守法,要时刻注意切实立德、为德、修德,做到忠诚、为民、公正、勤政、廉洁、豁达、诚信以此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受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广大民众的道德品行正加速滑坡,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淡漠,如老人跌倒不扶,见死不救等现象屡见报端,一些领导干部官德缺失,贪污腐败等现象屡禁不止、腐败分子前仆后继,如:四川达县县委书记、吉林长春英俊镇党委书记,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疯狂地谋取私利;他们执政一方使当地经济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他们逾越权力的边界,践踏人生的底线,为官一任,却祸害一方,最终断送在贪婪的高速公路上。这些现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并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的为官之德,才能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观,正确看待权力的目的、意义和本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也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官德教育,才能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2.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全党同志对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经过全党同志共同努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不断改进,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面临着艰巨任务,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在金钱、美色等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宗旨意识不断淡化。享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腐朽道德观导致腐朽现象丛生;受经济利益和急功近利之心的驱动,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蔓延成灾;受资产阶级和封建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享乐主义、形式主义不断滋生并有蔓延的趋势;封建特权思想的残留和计划体制的传承加上资产阶级政客作风的影响使官僚主义泛滥成灾、铺张浪费、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干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经之路。

  3.加强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教育,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凝聚着组织的长期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必须始终踏实工作,审慎用权,既要掌好权,还要用好权。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任何时候心里都要装着一个“公”字把官职看成是一个报效祖国、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平台,而不是用来谋求自己利益的手段;要为了工作而上升,而不是为了上升才工作;要做到在大事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闪失;在廉洁自律上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用权为民,用权不能谋私;要敬畏权力,时刻牢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方向,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使命,当做责任,为民尽力;要珍惜岗位,真正把现有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

  4.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从大量调查企业相关人员所反映的情况看,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从总体上讲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有些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不少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往往是从丧失职业道德开始的。如:王致锋、刘志军,雷政富等人之所以弄得身败名裂,并不是因为党对他们要求不严,根源是在于他们自身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仍然还有不少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和蔓延,其影响和危害就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所以,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5.加强对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常思贪欲之害。大力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促使领导干部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一是组织领导干部学习《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读本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电教片,积极运用从政道德楷模开展教育,深刻剖析从政道德失范典型案例,引导领导干部以德律己,勤廉从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王致锋腐败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主动接受监督,自觉依法用权。一要党怀敬畏之心,千万不能滥用职权。领导干部要坚守的红线和底线就是党纪国法,要对法纪抱有敬畏之心。二要常弃非分之想千万不能放纵欲望。“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领导干部要在金钱和物质利益面前始终保持健康平常的心态,始终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三要常思监督之益千万不能为所欲为。监督就如一张“安全网”又像是一堵“防火墙”是根治腐败的灵丹妙药。四要常怀律已之心,千万不能为情所困。作为领导既要会干事,还要不出事。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比别人大,面临的诱惑也比别人多。对此,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耐得住寂寞和清苦,守得住原则和底线,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办的事不办,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五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要认识到权力不仅是金灿灿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发挥家庭提醒监督作用,帮助领导干部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作为一个领导不管政绩有多突出,只要廉洁方面出了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结果是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追悔莫急。

  6.以监督为重,构建和完善激浊扬清的从业机制。监督,是加强从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发挥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监督的主体。群众的监督是最广泛、最彻底的监督,也是最公正、最客观的监督。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人人负责,人人监督,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者为所欲为。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客观地看,新闻舆论由于公开性强、受众面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监督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敢于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二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加强从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造成官德败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失去制约。在一个充满着诱惑的社会经济环境里,手中握有无限制的可以换取所需的权力是危险的,仅靠领导干部个人良心道德的约束是困难的,必须有实质的、外在的制约机制。没有法的保障,仅靠自律往往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道德堕落。因此,要扭转社会风气和道德,重要的是改革现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营造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环境,这样外在的硬约束就会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软约束。三是要引入道德评价机制。要特别注意发挥道德评价的监督作用,改变现在单一的、软弱低效的考评方式方法,拓展多渠道的、有效的综合评价和监督方式。整合组织管理、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介、公众监督多方面评价力量,推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从业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要将干部道德素质和评价结果作为一条硬性的标准,防止“带病”上岗。

第二篇: 为民情怀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教育问题,不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也不是可管可不管的细节问题,而是关系着领导干部抱有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持怎样的根本宗旨,选择怎样的方向道路的根本性、原则性的大问题,它直接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德者,国家之基也。”医有医德、师有师德、艺有艺德,行业有行业道德、社会有社会公德,当官也应有官德。官德、政德是做人和报国的必备素质,官德乃官之魂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即“官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党风,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很有必要坚持不懈地增强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形象,慎权节欲,执政为民,掌权为民,用权为民。

 

  1.认识不清。在调研中发现,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地位、作用、重要性缺乏认识,普遍地存在四种思想误区:一是“模糊论”,即认为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软任务、软指标,不必那么认真,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纪,就根本不在乎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问题;二是“淡化论”,即认为现在考察干部主要看实绩,谁的成绩多、政绩大,可以一美遮百丑,至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重要,逐渐淡化;三是“过时论”,认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来说,考察干部主要是看其发展经济的本事和能耐,只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做法,早就过时了;四是“代替论”,即主张以实绩考核代替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考察,以能否取得经济效益代替思想道德情况分析,更有甚者,把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视为过去“左”的做法。

  2.摆位不正。忘记了“我是谁”,由人民公仆错位为社会主人。有的官气十足,习惯做“父母官”;有的以“主人”自居,长官意识浓厚,乐于被称老板、当老大。混淆了“为了谁”,缺乏对权力、岗位的敬畏,言行“雷人”,为所欲为。

  3.从业不力。有的从业不作为,有的乱作为,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装点门面。急功近利,弄虚假政绩追名逐利。哗众取宠,虚报浮夸。

  4.作风不实。对党不忠诚,做裸官,留后路。热衷“关系”,经营“圈子”,搞人身依附,缺乏人格感染。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家长制习气严重。做事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不敢率真担当。

  5.操守不廉。有的丧失信仰,丢失理想,迷失自我。丧失文化,情趣低下,追求低俗。丧失道德,贪图享乐,花天酒地,行为放纵。丧失纪律,徇私枉法,腐化堕落,胡作非为。

  以上种种表现,严重侵蚀和损害了领导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光辉形像,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在不断地突破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底线。究其原因:

  一是特权思想作祟。有的领导干部忘掉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模糊了国家主人与人民公仆的位置界定。“官本位”的封建残余思想作怪,公仆意识严重错位,公仆形象严重颠覆。执政为民的理念严重缺失,强调了“我”如何怎样?忽略了“我们”是谁为啥?注重了“为官”如何怎样?忽略了“做人”本该如何?

  二是理想信念缺失。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有的领导干部出现信仰迷失,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移。有的淡忘了共产党员身份,忘记了入党誓言,淡化了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纯洁性要求,思想上放松了要求。有的缺乏道德修养,人格不健全,道德上出现了滑坡。

  三是纪律观念淡薄。淡化法律,漠视纪律,对自己犯自由主义,既不能廉洁自律,又不愿接受监督,行为上失去了约束。有的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不平衡观念、人情难却观念、侥幸观念滋生,存在部门和单位本位主义。有的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得的工具,心理失稳,“找补”心理严重。

  四是工作指导偏差。政绩观方面有误区,在工作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缺乏正确的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重“显绩”轻基础,热衷于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1.加强对领导干部为官之德教育。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虽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确是超越法律底线的对人的言行品质具有更高要求的社会规范。作为党的干部,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注重在平时工作中,就要在思想认识中自己的“官德”,树立为政为官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为公不为私,为民不为已。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带头遵纪守法,要时刻注意切实立德、为德、修德,做到忠诚、为民、公正、勤政、廉洁、豁达、诚信以此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受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广大民众的道德品行正加速滑坡,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淡漠,如老人跌倒不扶,见死不救等现象屡见报端,一些领导干部官德缺失,贪污腐败等现象屡禁不止、腐败分子前仆后继,如:四川达县县委书记、吉林长春英俊镇党委书记,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疯狂地谋取私利;他们执政一方使当地经济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他们逾越权力的边界,践踏人生的底线,为官一任,却祸害一方,最终断送在贪婪的高速公路上。这些现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并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的为官之德,才能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观,正确看待权力的目的、意义和本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也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官德教育,才能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2.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全党同志对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经过全党同志共同努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不断改进,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面临着艰巨任务,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在金钱、美色等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宗旨意识不断淡化。享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腐朽道德观导致腐朽现象丛生;受经济利益和急功近利之心的驱动,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蔓延成灾;受资产阶级和封建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享乐主义、形式主义不断滋生并有蔓延的趋势;封建特权思想的残留和计划体制的传承加上资产阶级政客作风的影响使官僚主义泛滥成灾、铺张浪费、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干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经之路。

  3.加强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教育,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凝聚着组织的长期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必须始终踏实工作,审慎用权,既要掌好权,还要用好权。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任何时候心里都要装着一个“公”字把官职看成是一个报效祖国、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平台,而不是用来谋求自己利益的手段;要为了工作而上升,而不是为了上升才工作;要做到在大事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闪失;在廉洁自律上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用权为民,用权不能谋私;要敬畏权力,时刻牢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方向,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使命,当做责任,为民尽力;要珍惜岗位,真正把现有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

  4.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从大量调查企业相关人员所反映的情况看,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从总体上讲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有些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不少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往往是从丧失职业道德开始的。如:王致锋、刘志军,雷政富等人之所以弄得身败名裂,并不是因为党对他们要求不严,根源是在于他们自身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仍然还有不少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和蔓延,其影响和危害就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所以,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5.加强对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常思贪欲之害。大力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促使领导干部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一是组织领导干部学习《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读本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电教片,积极运用从政道德楷模开展教育,深刻剖析从政道德失范典型案例,引导领导干部以德律己,勤廉从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王致锋腐败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主动接受监督,自觉依法用权。一要党怀敬畏之心,千万不能滥用职权。领导干部要坚守的红线和底线就是党纪国法,要对法纪抱有敬畏之心。二要常弃非分之想千万不能放纵欲望。“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领导干部要在金钱和物质利益面前始终保持健康平常的心态,始终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三要常思监督之益千万不能为所欲为。监督就如一张“安全网”又像是一堵“防火墙”是根治腐败的灵丹妙药。四要常怀律已之心,千万不能为情所困。作为领导既要会干事,还要不出事。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比别人大,面临的诱惑也比别人多。对此,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耐得住寂寞和清苦,守得住原则和底线,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办的事不办,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五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要认识到权力不仅是金灿灿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发挥家庭提醒监督作用,帮助领导干部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作为一个领导不管政绩有多突出,只要廉洁方面出了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结果是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追悔莫急。

  6.以监督为重,构建和完善激浊扬清的从业机制。监督,是加强从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发挥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监督的主体。群众的监督是最广泛、最彻底的监督,也是最公正、最客观的监督。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人人负责,人人监督,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者为所欲为。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客观地看,新闻舆论由于公开性强、受众面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监督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敢于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二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加强从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造成官德败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失去制约。在一个充满着诱惑的社会经济环境里,手中握有无限制的可以换取所需的权力是危险的,仅靠领导干部个人良心道德的约束是困难的,必须有实质的、外在的制约机制。没有法的保障,仅靠自律往往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道德堕落。因此,要扭转社会风气和道德,重要的是改革现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营造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环境,这样外在的硬约束就会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软约束。三是要引入道德评价机制。要特别注意发挥道德评价的监督作用,改变现在单一的、软弱低效的考评方式方法,拓展多渠道的、有效的综合评价和监督方式。整合组织管理、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介、公众监督多方面评价力量,推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从业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要将干部道德素质和评价结果作为一条硬性的标准,防止“带病”上岗。

第三篇: 为民情怀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学习理论缺乏系统性、主动性。一是理论学习存在应付思想。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不够。三是理论联系自己思想少。

  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够。一是在领导班子讨论一些重大问题时,缺乏主动性,瞻前顾后,或者随大流。二是对一些问题不是很了解,也不主动去与其他同志沟通。三是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态度不端正,总认为班子没什么问题,因此在开展批评时只是轻描淡写,走形式。

  3、党风廉政建设标准不高。一是对自己要求标准不高。二是存在于己关系不大的想法。

  4、工作作风不够严谨。一是工作不深入。二是工作有畏难情绪,得过且过,按要求做规定动作,政治思想工作创新少。三是存在好人主义思想,表现在工作上不愿得罪人,也不愿批评人。

  一要有“为民”情怀。首先,态度要亲民。力戒那种“坐着轿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看完回来吃顿饭”走马观花、隔靴搔痒般的“走基层”方式;要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农田,走进群众心间”,与群众平视对话,近距离聆听群众呼声,始终把群众最盼、最急、最怨、最难的问题铭记于心。其次,方式要便民。主动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少点“机关病”、“官僚态”,多点便民“直通车”,

  不作秀、不折腾、不扰民,切切实实为群众工作生活服务。最后,措施要惠民。想问题、做决策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衡量标尺,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二要常行“务实”作风。“古今兴盛皆成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的群众路线,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上。一是重实情。真实、客观地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杜绝“假、大、空”,不蒙上欺下,不阳奉阴违。二是办实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乐打基础,谋长远、干当前,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三是求实效。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增收、得益、受惠、满意。

  三要常修“清廉”形象。首先,头脑要清醒。保持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时刻保持和党中央的高度一致;牢记党员身份,永葆党员本色,泰然面对外界诱惑,脑子绷紧一根“弦”,心房多长一只“眼”,舌头加上一把“锁”,任何时候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其次,心界要清正。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浩然之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第三,社交要清净。多

  与普通群众、基层干部、先进模范、专家学者交朋友,拜人民群众为师,接地气,汲取力量;对那些“小兄弟”、“小圈子”要保持高度警觉,保持必要距离。树立“阳光交往”意识,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止陷入疲于应酬的泛泛之交、吃吃喝喝的庸俗之交、蝇营狗苟的势力之交。

第四篇: 为民情怀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进驻工作目前已经接近尾声,期间各个督察组始终秉承为民情怀,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哪些问题群众反映最强烈就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最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就重点督办哪些问题,群众纷纷点赞,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提升。

  这正是中央环保督察制度设计的初衷所在。这次“回头看”,就是要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说白了,就是看群众烦心、关心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得怎么样,群众是否认可。

  然而,从各个督察组陆续公开的典型案例看,在一些地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得并不好,有的还越来越严重了。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因恶臭污染问题,被居民重复举报多达80次。汕头市各级党委政府对练江污染问题熟视无睹,练江治污计划年年落空,群众意见很大。江苏泰州整改敷衍了事,数万吨废料非法填埋长江边,群众举报不断。

  类似的问题在其他被督察地方还有不少。这充分说明,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政治站位不高,不履责、不作为,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导致一些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一言以蔽之,这些地方的督察整改工作没有始终秉承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既然是重大政治问题,推进起来就不能含糊;既然是重大民生问题,解决起来就不能打折扣。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三期”叠加的形势,对地方党委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关键期,就要正面回应群众期盼,拿出关键决心应对压力、拿出关键措施负重前行。面对攻坚期,就要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面对窗口期,就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在督察整改过程中,相关地方党委政府只有始终秉承为民情怀,才能决心更大、动力更足、措施更硬、效果更好。如果还是搞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即便整改报告写得再精彩,群众也不会拥护、不会赞成、不会高兴、不会答应。

为您推荐

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个人思想方面存在问题【9篇】

矫正,汉语词汇,拼音zhěnggǎi.矫正与改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个人思想方面存在问题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第一篇: 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个人思想方面存在问题  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2024-04-23 15:01

工作责任心不强整改措施集合3篇

整改措施:指对内控测试后发现的异常和其他问题进行整改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具体措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整改措施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工作责任心不强整改措施篇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材料...

2024-04-23 11:3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六篇

不忘初衷、牢记使命,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重大部署。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和使命。我们作为教师的初衷和使命是什么?在我看来,最初的意图是教育和教育人们,培养谁,如何,为谁我们的使命是实现学校领导制定的...

2024-04-23 11:30

关于安全保密教育整顿个人对照检查及整改措施【三篇】

整改摆放整齐:现场各项必须摆放到位,必要时可立即使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全保密教育整顿个人对照检查及整改措施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篇一】安全保密教育整顿个人对照检查及整改措施  20xx年是xx公司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年。加强作风...

2024-04-23 11:28

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党员宗旨观念淡薄问题【三篇】

目的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ZōNgzhǐ,意思是宗教教义。关于主要思想、意图或想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党员宗旨观念淡薄问题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篇一】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党员宗旨观念淡薄问题  ...

2024-04-23 11:27

党员四个自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九篇】

中国共产党党员,简称中国共产党党员、共产党员或共产党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员四个自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党员四个自信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篇1  根据统一安排,我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发现自己增强四意识,坚定...

2024-04-23 11: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