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的原因和选科策略总结

更新时间:2024-12-08 11:25:33 发布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天高鸟飞,海阔鱼跃;考试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2018年中考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了。以下是纳百科网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的原因和选科策略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期中高考改革的动向成为了无数北京初高中学生和家长讨论的热点。为什么在北京中高考发展相对成熟的时期会有如此大的变革?这个变革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改?


  国家的转型


  国家高考制度的建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个国家发展的初期,我们的需要的是能和世界工业化水平拉进差距的整体性规划和技术人才,所以从高考初期到现在,国家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工程师。


  国家发展到如今,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和技术已经发展到世界前列,国家变得更加多元化。


  面对更多创新和挑战,我们国家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工程师,而是更多的文理兼备、知识广博的人才。


  升学方式的改变


  国家需求改变,那么必然就会导致高考改变,高考改变必然导致中考改变,中考改变必然导致未来小升初的改变。


  但是最可悲的是我们现在的这一届的学生正好是处在这个变革期,而我们学生和家长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往的意识——小学奥数学的好的孩子就是优等生——也就是我们说的“奥数论”。


  优等生的危,中等生的机


  在国家转型之际,我们以往认为的优等生在中高考选拔中的绝对优势逐渐被动摇。在变革期如果没有将自己的意识跟未来的变革方向调成一致就会造成悲剧。比如北京的“房地产”,几年前那些认为房地产价格不会那么高的人就错过了买房的时机。


  如果传统的奥数优等生,觉得自己具有很大的优势就沾沾自喜了,觉得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那么他很有可能进入到初中就马上会遭遇滑铁卢。因为这个时候他会发现史地政生所有的科目都要记录到全校的排名,而他过往的优势,可能起到了作用,但这个作用就变得非常小了。


  另一方面,我们传统认为的那些中等生,那些小学奥数学不是很好的学生,按照以往的逻辑,他可能到初中到了高中都永远是中等生,没有出头之日。而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他们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在史地政生这些科目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那些沾沾自喜的优等生固步自封的时候迅速提升这些科目的成绩,是极有可能逆袭的。


  但是可惜的是往往只有极少部分的中等生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因为对时代变革敏感的人只是少数。那么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谁能掌握更多的中高考改革的信息,为孩子做调整,谁就在未来能够取得成功。


  优等生如果不能调整过来,对他而言就是的威胁,中等生如果能够调整过来自己的学习的状态、抓住机会,这就成为了逆袭的时机。


  为什么这个改革是优等生的威胁,是中等生的机会呢?原因在于史地政生这些科目和奥数的学习侧重点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不同,奥数的学习侧重的是超前的逻辑和推理,这些能力甚至可以得益于孩子过早的大脑发育,而史地政生的侧重点在于对知识的认知和积累,需要孩子有强烈的兴趣和意志。所以不是你之前奥数学得好就能搞定这些学科的,你需要有专门的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习惯才行,而对于那些成绩中等的孩子而言,以前可能奥数学的不是那么好,但没关系你学习这些学科反而有可能学得特别顺利。


  而且新的高考和中考改革制度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的考察,而且是对于我们选考策略的考察。先给大家看一个数据:


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的原因和选科策略


  上表是今年浙江新高考考生的选考人数,看这个表格大家会发现这个数据跟专家之前预测会有91%的学生选择物理刚好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呢?其实这跟考试赋分方案相关——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起点赋分为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差三分。也就是说他不是你考多少就给你多少分,而是根据排名定分数,具体情况如下:


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的原因和选科策略


  如何选科,把握策略


  为什么最终选择生物和化学以及地理的孩子会比较多呢?


  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孩子必然在选考的时候会选择相对来说好学的科目,而成绩中上等的孩子肯定会选择选考人数比较多的科目,因为选考多的科目他每一个等级的人数会更多,那他在高考中有几分的失误也不会影响他排在靠前的等级,而比较有难度的学科,可能少考几分,他就会下降一个等级。虽然北京高考最终的赋分方式还没出来,但是从浙江今年的高考我们就可以看出:改革后的考试其实变成了一个策略的考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


  中考改革亦是如此,中考改革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学科来让孩子的个人利益化?是按照孩子的兴趣、优势科目、目标学校还是目标专业呢?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所以我们会从初一开始就会试探性的了解孩子,去发掘他的擅长和兴趣,最后来决定的选考策略。


  这次改革是“优等生的危,中等生的机”,如何正确选择,选择权此刻在您手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如果孩子在新初一阶段不把握好史地政生这四科,那么未来在中考和高考的改革下就会失去优势!


  谁是的受益者?


  在改革的形势下,能够迅速看穿中高考改革的本质,并且在初一的时候就准备好史地政生这四科学习的人才是的受益者!


为您推荐

2017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除旧布新 改革创新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除旧布新改革创新一、单项选择题1.史载:“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它与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有关()A...

2024-12-15 20:17

2017年江苏苏州中考改革新方案发布:六大变化 2019年实施

今天上午,市教育局召开《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办法》新闻发布会,发布中考体育新方案。关乎每一位苏州学生的中考体育未来怎么考?六方面调整:1.提高中考体育总分,由40分提高到50分,中考体育分数占中考总分的比例由5.48%...

2024-12-14 17:14

山东青岛2019年推行美育课改革 艺术课将纳入中考成绩

2月28日下午,青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李彦做客青岛政务网《网络在线问政》栏目,就“学生美育政策解读”进行在线答疑。李彦谈到,根据青岛市美育意见确定的工作目标,到2019年,青岛市将全面推行美育课程改革,将艺术课程纳入初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2024-12-10 20:13

2017年中考改革最新方案:综合素质评价解读

全面解析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24-12-09 08:13

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之后的好处有哪些?

天高鸟飞,海阔鱼跃;考试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2018年中考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了。以下是纳百科网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之后的好处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考改革后,考试科目和分值较以往有了较大调整。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

2024-12-08 11:25

青海省西宁市中考改革实施步骤主要变化公布

辛勤耕耘知识地,寒窗苦读数十年。今朝征战上考场,自信饱满书人生。奋笔疾书智慧语,锦绣文章佳偶成。金榜题名必然事,鱼跃龙门花盛放。努力备考,考到理想院校!以下是纳百科网为大家整理的《青海省西宁市中考改革实施步骤主要变化公布》供您查阅。从西宁...

2024-12-07 11:20

加载中...